绕过中国,也要把资源运到印度?中俄大后方突变,蒙古国想摆脱中俄?

这年头,国际局势风云变幻,各国之间的合作、竞争那叫一个错综复杂,就拿俄罗斯、蒙古国、印度和中国来说,这几个国家之间的事儿,最近可是频频引发关注。

绕过中国,也要把资源运到印度?中俄大后方突变,蒙古国想摆脱中俄?

先瞅瞅蒙古国,这国家虽说地广人稀,但地下的矿产资源那是相当丰富。煤炭储量在世界上能排进前十,有 332 亿吨的已探明储量,而且品种全、价格亲民,出口量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,去年突破 6000 万吨大关,今年前三季度就已经出口 6122 万吨。铜矿资源也不容小觑,已探明储量 5700 万吨,奥尤陶勒盖金铜矿更是世界级特大型铜矿。可蒙古国的经济结构单一得很,支柱产业农牧业被荒漠化折腾得够呛,工业又没发展起来,只能指望靠出口矿石翻身。

眼瞅着要找出路,蒙古国把目光投向了国外,这就跟印度勾搭上了。据路透社报道,印度和蒙古国正洽谈矿业协议,重点在煤炭和铜。印度缺这两样东西缺得厉害,别看它煤炭已探明储量高达 1100 多亿吨,排世界第五,可架不住需求太大。印度人口 14 亿,GDP 增速还挺高,发电主要靠煤炭,70% 的电力来自火电,产能提到 9 亿吨级都不够用,夏天还因为供电不足热死过人。铜矿方面更是少得可怜,才 530 万吨探明储量,到 2030 年对铜的消费量需求将达到 139 万吨,国内那点产量根本填不饱肚子,所以到处找矿源,碰上急着出口的蒙古国,可不就一拍即合。

绕过中国,也要把资源运到印度?中俄大后方突变,蒙古国想摆脱中俄?

但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,印度和蒙古国凑一块儿,地缘政治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。蒙古国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中间,心里一直不踏实,老想着找外部大国制衡中俄,从以前跟美国签开放天空协议、谈稀土合作就能看出来,虽然有些计划泡汤了,但这心思一直没断。印度呢,跟中国不对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想着跟蒙古国合作,就像在中国背后插一刀,给自己增加对华地缘斗争的筹码。

展开全文

可现实问题也摆在眼前,他们打算怎么把蒙古的矿运到印度?印度人脑洞大开,想出两条路,一条是北上俄罗斯,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向东到海参崴再坐船去印度;另一条是沿铁路向西到高加索地区,南下进伊朗,纵贯伊朗后出海再运到印度。这俩方案,一个比传统走中国天津港的路线多走 4000 公里,另一个多走 8000 公里,运输成本高得离谱,就为运煤炭和铜,划算吗?再说了,俄罗斯自己就是煤炭、铜矿出口大户,能乐意把铁路、海港借给蒙古国这个潜在竞争对手?

再把视线转到能源领域,俄罗斯原本计划和中国搞 “西伯利亚力量 2 号” 天然气管道项目,还打算途经蒙古国。这本是个三赢的好事,能带动蒙古国经济,加强中俄能源合作,结果蒙古国玩起了 “摇摆舞”。一方面奉行 “第三邻国战略”,想在中俄和西方之间找平衡,跟西方眉来眼去;另一方面,谈判的时候坐地起价,非要提高过境费用,三方在资金、项目推进、定价机制上吵得不可开交,今年蒙古政府干脆把这项目踢出五年经济计划,这下项目黄了。

绕过中国,也要把资源运到印度?中俄大后方突变,蒙古国想摆脱中俄?

中俄也不傻,立马调整策略,和哈萨克斯坦合作。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储量丰富,本身就是能源枢纽,有现成的管道网络,能省大把建设成本和时间。而且俄哈在能源领域合作多年,彼此信任,哈萨克斯坦倒向西方的可能性也低。这下可好,新天然气管道项目启动,每年能输送 450 亿立方米天然气,可行性论证和谈判紧锣密鼓进行,哈萨克斯坦全力支持,基本问题都达成共识,看来是板上钉钉了。

蒙古国这下可傻眼了,不仅丢了每年数亿美元的过境费,还错失经济发展良机,经济结构单一的毛病更严重了。俄罗斯和蒙古国关系也微妙起来,俄罗斯估计得重新掂量和蒙古国的合作优先级,哈萨克斯坦在中俄战略布局中的地位直线上升。

咱作为旁观者,看得明明白白,国际合作讲究的是稳定、靠谱。蒙古国摇摆不定,丢了西瓜捡芝麻;印度想搞小动作,也得掂量掂量成本。中俄和哈萨克斯坦抓住机遇,深化合作,才是明智之举。希望各国都能明白,真心实意合作,大家一起发财,耍心眼、玩手段,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,毕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、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,才是发展的硬道理。

评论

精彩评论